【產業應用】經濟部攜手高雄 推出全球首創 無人機隊魚況探勘技術

       [記者許高祥/高雄報導]經濟部在高雄展覽館辦理「2023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展,展出30項創新科技成果,工研院、金屬中心二法人及高雄前三大漁業業者包含穩發漁業、隆順漁業、豐國水產以及無人機業者經緯航太,宣布推出全球首創無人機隊魚況探勘技術,並於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進行實證,可同時派遣四架無人機探勘魚群,運用獨創之高效能一體化無人機天線技術,達成60公里以上之遠距通訊,將可大幅提升遠洋漁獲量。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經濟部近年從智慧科技、新創培育、鏈結國際三大方向著手,跨部會合作,推升亞灣成為臺灣重要智慧科技樞紐,總計創造超過435億產值,此次展會中技術處專館具三大主軸,一是鏈結在地,技術處以AIoT科技應用於遠洋漁業,協助漁船搶占漁撈先機;二是淨零科技,結合法人研發力量,在展會帶來可協助產業轉型的淨零科技解方;三是新創團隊,15家法人衍生成立新創,期望透過亞灣新創大南方,與在地新創團隊相互交流,促臺灣新創蓬勃發展。

微電影「當思念在海洋上飛行」:
https://youtu.be/B1x7z8MzBjo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臺灣的遠洋漁業世界有名,年產值326億元,遠洋漁業漁船數量則在全球排名第二,但漁業工作卻非常辛苦,這次公開亮相的遠洋漁業無人機隊,是以2021年金屬中心發表的可抗七級抗風雨垂直起降(VTOL)無人機為基礎,加入工研院研發的「遠洋漁業AIoT加值系統」,並整合漁船既有設備的魚汛資訊,結合魚群熱點大數據,未來就像漁撈長的鷹眼,幫助漁船在海上搶得先機,漁獲滿載。

穩發漁業董事長暨高雄區漁會理事長謝龍隱表示,高雄是遠洋漁業重鎮,全臺遠洋漁貨幾乎集中於高雄市,但遠洋漁業出航時間短則半載長則數年,越來越難招工,加上魚場搜尋仰賴人眼辨識與經驗判斷,現在漁業經驗已經很難傳承,未來透過跟經濟部的合作,將能運用人工智慧結合無人機技術,把人工經驗轉換為數位資產,擴大漁場搜尋範圍,有助讓外海工作時間減半,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產值增加,創造科技化的遠洋漁業生態系。

展場中也可看到多項AI與創新科技。AI應用百花齊放,邊緣雲運算是實現萬物聯網智慧生活的關鍵利器,且更能保障資料安全,成為下階段AI軟硬體廠商的布局重點,根據資策會MIC預估,全球邊緣運算市場規模,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 434.6億美元,深具潛力。
 

      工研院與資策會共同研發的「邊緣雲低延遲運算軟硬體創新技術」可帶來三大好處,第一,自主開發邊緣雲管理平台及AI加速卡,從軟到硬一條龍整合,攜手國內廠商進軍邊緣雲運算產業鏈;其二,可減少50%布建管理成本,降低中小企業進入AI應用的門檻;其三,透過邊緣雲創新技術,預期數據傳送與輸出分析可在50毫秒內,超越現有裝置,達成低延遲運算,有助加速AI算出成果。未來可應用在需要大量AI運算的領域中,如智慧商場、智慧工廠、智慧展演等5G場域,是協助企業快速導入智能運算的最佳利器。

 

      現場並依據「遠洋漁業AIoT加值技術」以真人真事改編微電影「當思念在海洋上飛行」,傳遞創新科技升級遠洋漁業業背後的暖心故事,於展場首映。經濟部技術處持續以創新科技深耕南臺灣,於亞灣場域推動AI創新應用,期望藉新興科技打造南臺灣產業鏈,以科技推升南臺灣產業發展。

文章轉載於:https://tw.news.yahoo.com/影-經濟部攜手高雄-推出全球首創-無人機隊魚況探勘技術-230200898.html

「無人機隊魚況探勘技術」,結合「可抗7級風雨垂直起降(VTOL)無人機」及「遠洋漁業AIoT加值系統」,如同「鷹眼」協助漁船尋覓漁場。(資料照,記者廖家寧攝)
照片轉載於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09293

 

2023/8/30

以文化為心,創意為魂,科技為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