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法規】無人機強制裝射頻識別 2026上路

台北松山機場和桃園國際機場目前建置有無人機防制系統、建置干擾槍。(資料照)

台北松山機場和桃園國際機場目前建置有無人機防制系統、建置干擾槍。(資料照)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無人機入侵機場航道危害更甚航機引擎遭到鳥擊,台北松山機場和桃園國際機場目前建置有無人機防制系統、建置干擾槍,但最多也只能抓到「飛手」(操作者),要「治本」需強制一定重量以上無人機配備「無人機射頻識別」(Remote ID),等於是裝上電子車牌,預計二○二六年上路。

 

松機、桃機建置防制系統、干擾槍反制

       松機和桃機周邊頻傳無人機闖入「紅區」禁航區,但機場幅員廣大,往往航警獲報抵達現場時,早已不見無人機蹤影。雖然現行無人機防制系統裝設無線電波偵測並反制,但無人機依原廠設定原地降落或者飛回飛手身邊,航警也只看得到無名「光點」,無法直接透過雷達得知違規者身分,舉證困難。

       民航局規劃二○二六年元旦後製造或販售之遙控無人機,應符合民航局公告射頻識別規範,具備主動避讓或告警功能的圖資軟體系統。民航局解釋是參考美國、日本與歐盟的無人機射頻識別管理方式,歐盟二○二○年底發布、各國自訂執行日期;日本去年六月、美國去年底生效。

      民航局長林國顯表示,美、日推動Remote ID都需要二至三年時間,台灣也需要時間建立相關技術管理。目前松山機場建置無人機防制系統、建置干擾槍;另也要求在台灣販售一公斤以上、具備GPS功能的無人機都建置電子圍籬資訊,讓無人機無法在「紅區」起飛,使用未依規定建置電子圍籬的無人機,最高罰三十萬元。

文章轉載於: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84455

2023/5/25

以文化為心,創意為魂,科技為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