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趨勢】長榮大學推動國際產學媒合 啟動無人機新創計畫

「改善人類生活、著重產業與環境的永續發展」為長榮大學辦學的主要特色之一,並致力於跨系所、軟硬體資源的整合,提供產學媒合與諮詢服務。這將有利於教師研發成果的展現、學生實務經驗的培訓進而協助產業升級,為三贏的局面。而長榮大學發起的國際產學創新平台-IF 論壇與前瞻科技,無人機中心一齊響應產學科技國際化的目標,為該校推動的兩個重點項目。

 

IF論壇今年因疫情影響,改採線上交流,現場討論熱絡,成效不減。 長榮大學/提供。
IF論壇今年因疫情影響,改採線上交流,現場討論熱絡,成效不減。 長榮大學/提供。

 

 

IF 國際產學創新論壇

 

長榮大學從2020 年起,與美國EGI Capital 攜手規劃舉辦新創事業交流的產業論壇。論壇以「IF」命名,期許以該校為核心建構出國際產學鏈結平台,朝「創新」、「智能」、「整合」三大面向發展,媒合國際頂尖研究團隊與台灣業界合作,整合產官學研能量,發展前瞻技術、壯大經濟規模。此外,透過每場活動交流,搭橋讓台灣的產官學界認識國外研究團隊,超前部署建立先期網絡,未來能更深入的合作,甚至是來台投資,創造新的前瞻產業與工作機會。特別一提,長榮大學也透過此平台鏈結美國無人機新創公司Top Flight Technologies 合作,期望建立台美跨國無人機產業合作的契機。

 

 

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

 

無人機中心於2017 年成立,定調以研發、技術服務為主軸,這幾年除了已完成多項產學計畫外,目前已獲得科技部頂尖計畫「研發我國無人機飛航管理(UTM) 系統技術」與「研發新型雙模態無人機」等大型產學計畫。無人機中心主任林清一表示,中心以破壞性創新研發的構想,來協助國內無人機產業的技術升級,目前執行科技部的創價計畫,是以新的雙模態混合動力無人機的開發,來突破現今無人機在酬載與續航力不足的瓶頸,展現未來無人機必要的性能。本計畫將於今年九月開始進行試飛驗證,預計年底能展現初步成果。

 

國內交通顧問業龍頭-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拜會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 長榮大學/提供...
國內交通顧問業龍頭-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拜會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 長榮大學/提供。

 

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與中華電信研究院合作,執行無人機飛航管理(UTM)產學計畫,提供台灣的遙控無人機在低空域中安全飛航的監視,保障飛航安全。目前已建立雛型測試系統,完成嘉義以南全面覆蓋的接收中繼站台架設外,將持續架設接收中繼站(GTS) 的工作,預期在今年九月將完成全台45 個GTS 的佈署。當完成佈署後將啟動UTM 系統沙盒實驗計畫,屆時將投入1000個新版機載單元(OBU) 給200~300 個單位參與UTM 技術應用的測試與驗證。

 

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主任林清一。 長榮大學/提供。
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主任林清一。 長榮大學/提供。

 

林清一談到,沙盒實驗計畫將集結產官學研各機構投入測試工作,透過UTM 數據分流,加入區域UTM(RUTM) 的管理作業。而UTM 的發展將讓國內每架執行任務的無人機都能納入安全的管理,做飛行軌跡的追蹤、失聯的急救、空中避撞排解、無人機應用數據的後製應用、誤闖禁航區的警告與改道。未來,無人機劃定物流空中走廊,中心將以於沙盒實驗計畫的成果,支援適當地區及團隊做初步物流測試,相關成果值得期待。2020年起,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協助馬來西亞油棕公司將無人機應用於油棕園區智慧化監控管理系統等方面共同合作。

 

林清一說明,目前中心已在屏東的香蕉園開始進行前期測試,而油棕病變方面的檢測,則需要借重油棕公司的專業知識,才能建構出影像與植物生態的專家與人工智慧的辨識系統。中心已經與三家油棕公司簽定合作協議,將利用新研發的雙模態混合動力無人機密切合作,投入油棕生態檢測與改進的研究,以提升油棕的產量與品質,創造出產學合作新價值。

 

2021台北智慧城市展合影。(疫情前拍攝) 長榮大學/提供。
2021台北智慧城市展合影。(疫情前拍攝) 長榮大學/提供。

 

2021 年台北智慧城市展,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更與上穹航太科技公司、英國Bellwether 公司攜手合作展出未來的無人機,不僅突破性能的限制,更整合高酬載、長滯空、垂直起降、混合動力、抗風性能等技術,為無人機的應用帶來了新的契機。並由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為首,提出「重新定義─無人機的未來」(Future USA in Re-definition) 的展出主軸,隆重推出三款新型無人機:雙模態翔鸛無人機(The Stork)、八軸抗風機(The Octopi)、長滯空領航機(The Pioneer),推出創新的「無人機濕租」服務模式,結合無人機飛航管理系統(UTM) 系統成果,以客製化設計、高端性能整合為未來的無人機應用,做了完美的詮釋。

 

本文章轉載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5792202

2021/10/5

以文化為心,創意為魂,科技為魄